查看原文
其他

IDF·观点 | 尹载皓:我试图用自己的眼睛去记录

IDF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2022-03-25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The 3rd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 2019”)是由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专业纪录片盛会。以“我·纪录·事实”为宣言,是集纪录片展播、推优、提案、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定于2019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尹载皓,纪录片导演,1980年生于韩国釜山。在韩国完成艺术学业后,他在21岁时前往法国南锡美术学院深造,并在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录像与摄影专业继续学习。2008年,他参与了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的驻留项目,在那里他完成了最初的短片创作,其中包括2009年的作品《暗夜》。他的创作模糊影像类型的边界,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其作品包括:

2013年,《猪》(The Pig
*入选2013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2016年,《B夫人》(Madame B

*于全州电影节首映,入选戛纳电影节的ACID单元

2016年,《搭便车的旅行者》(Hitchhiker

*入选2016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2017年,《信》(Letters
*获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D20优秀作者”奖
 

尹载皓访谈视频

时长 | 11′10″





我试图用自己的眼睛去记录”

——尹载皓访谈录


我想尽可能地与人保持现实
不去夸大任何的情况


2011年,我拍了一个纪录短片叫作《约定》(Promesse),它关于一位来自朝鲜的女士。在这之后,我接触到了很多出生在中国的朝鲜人,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处于“中间地带”,处于走私者(帮助他人偷渡)的群体中。我便着手开始拍摄关于朝鲜的题材,因而我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叫作《寻找朝鲜人》(Looking for North Koreans),于2013年完成。
 
自2011年到2013年的两年里,我又拍下了《B夫人》(Madame B),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和B夫人一起完成了这部纪录片,《美好时光》(Beautiful Days)也诞生于这个时期。
 
从《约定》开始,到2016年的《B夫人》,这期间我一直在从事虚构剧本写作。这个剧本讲述家庭,讲述朝鲜女性,尤其关注她们在中国的故事。同时,它也讲述那些在朝鲜与韩国之间支离破碎的家庭。而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中间国家,始终联系着朝鲜与韩国。这也是为什么我想通过《美好时光》让人们看到,那些欢迎朝鲜人的中国家庭与朝鲜人之间充满人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的朝鲜家庭与中国家庭的日常相处中时常闪现。这令我很感动,他们都是非常明智的人,非常诚实、有人情味,尽管他们从各个方面来看,都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体制里,尤其在政治层面。但无论如何,我都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中立,对他们不带有任何预先的评判,我试着对生活在中国的朝鲜人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尽可能地贴近现实。这也是为什么《美好时光》看起来非常真实的原因,因为它来自于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他们是我在2011年至2017年之间真实遇见的一个群体。
 
虚构电影总喜欢夸大其词,而非真正地基于现实,因而它看起来似是而非。而亲身经历了纪录片的创作,我想尽可能地与人保持现实、不去夸大任何的情况。

 

我试着用我自己的眼睛去记录


在创作过程中,我常常试着去观察,试着用我自己的眼睛去记录,以我的眼睛作为一个不带社会评判的作者。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都在接受这个社会给予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通过作者去观看,也因此往往带有一些先入之见。在当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图像式”的景观社会,很难真正地做到客观。
 
所以在某些时候,我尝试用自己的肉眼去观察事物。作为作者进行影像创作、艺术创作时,我看到了更多、更私人的内容,但我都会尽可能保持客观。任何情况下,我的原则都是对我身边的人和我所拍摄的对象不进行任何预判。这是至关重要的,它意味着尊重。“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他是真实的,因而让我着迷。我们都是人类,我们可以互相观看、互相交谈,我们不需要知道太多关于这个人的偏见。我一直尝试消除偏见——社会造成的偏见、教育造成的偏见,包括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我们所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我试着以人对人的方式去观察一个人,我与我的观察对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平等的。

 

“我纪录事实”——

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人,必须不带偏见地去观看

我认为,“我纪录事实”是纪录片的原则,也是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意义所在。在任何情况下,创作或是展示一部纪录片即是获得一个观看世界的机会。而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人,必须不带偏见地去观看对我而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要看到拍摄对象本身,他就是这样存在着,不要过多地修饰渲染。当这个人说A,那说的就是A,不要把它修饰成B。这是我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当作者的意图过于明显

就会失去人类主体的价值

我很难去定义什么样的纪录片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但我个人认为,好的纪录片能够通过一个不带偏见的视角展现一个世界,这个视角是观察者在不过度参与的情况下或多或少的介入。这也是一个纪录片的伦理问题,我们在拍摄纪录片时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时。但重点不是敏感话题,而是你如何保持置身事外,这一点很重要。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向公众呈现一个事件、一个话题、一个人物,或者是一个以作者的视角出发的世界,同时保持不添加过分又牵强的情节。即便很难,但这是有可能做到的。有时候我看到一些纪录片会有些强迫感,其在政治观念、社会事件或者任何一件事中都添加了太多作者的意图。当然,作者的意图可以存在,但是当作者的意图过于明显就会失去人类主体的价值
 
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他是否可以成为一名观察者,同时又保持作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往期内容



 第三届IDF大会展播单元排片全览表及预约传送门
IDF·培育 | “IDF 学院”培育单元日程安排&项目介绍

IDF·创投 | “IDF创投”提案单元活动日程公布
IDF·展播 | 张献民的私人片单
IDF·片单|“纪录之光”展播单元入围公布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 IDF 官方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